胎菊是什么?

简介
胎菊Matricariarecutita,别称甘菊,亦名小胎皇、小白菊。就是杭白菊中最上品的一种。是在杭白菊花朵未完全张开的时候摘收下来的为胎菊,经干燥加工制成。特级花选用的是头采花蕾初开的嫩芽,精心的蒸制,烘焙而成.具有独特的味道.以它的稀少而颇为珍贵。另外,比胎菊再小一些,完全没有开放的菊花花蕾加工后称为菊米。具有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风热感冒,温病初起,肝阳眩晕,肝风实证,目赤昏花,疮痈肿毒。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60-150cm。茎直立,分枝或不分枝,被柔毛。叶互生;有短柄;叶片卵形至披针形,长5-15cm,羽状浅裂或半裂,基部楔形,下面被白色短柔毛。头状花序直径2.5-20cm,大小不一,单个或数个集生于茎枝顶端;总苞片多层,外层绿色,条形,边缘膜质,外面被柔毛;舌状花白色、红色、紫色或黄色。瘦果不发育。花期9-11月。药材性状
碟形或扁球形,直径2.5-4cm,常数个相连成片。舌状花类白色或黄色,平展或微折叠,彼此粘连。通常无腺点;管状花多数,外露。分布范围
长江以南各省种植也较为普遍,各地均可栽培。喜凉爽、湿润、阳光充足环境。较耐热耐寒,不耐阴,植株成熟后短日照时易开花。不耐旱,怕涝和多雨,浇水原则见干见湿。喜薄肥勤施。宜用疏松肥沃、排水佳的沙壤土种植。主产于浙江桐乡、海宁、崇德、吴兴、嘉兴,此外广东北部有少量栽培。
功效作用
经功能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主治
本品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以及肝阳上亢、肝火目疾、热毒疮肿等病的治疗。
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本品味辛疏散,体轻达表,气清上浮,微寒清热,功能疏散肺经风热,但发散表邪之力不强。常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温邪犯肺,发热、头痛、咳嗽等症。
2、肝阳眩晕,肝风实证:本品性寒,入肝经,能清肝热、平肝阳,常用治肝阳上亢,头痛眩晕,肝火上攻而眩晕、头痛,以及肝经热盛、热极动风者。
3、目赤昏花:本品辛散苦泄,微寒清热,入肝经,既能疏散肝经风热,又能清泄肝热以明目,故可用治肝经风热,或肝火上攻所致目赤肿痛,肝肾精血不足,目失所养,眼目昏花,视物不清。
4、疮痈肿毒:本品味苦性微寒,能清热解毒,可用治疮痈肿毒。
5、西医诊为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气管炎、病毒性肺炎等属于风热表证者,传染性红斑症(第五疾病)、手足及口病、回归热等见有风热表证者,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性脑病变、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眩晕等属于肝阳上亢者,接触性皮肤炎及其他湿疹,痈及疖等属于风热袭表者。
药用价值
胎菊(即:花蕾的杭白菊,又称杭菊、杭胎菊等)是我国传统的栽培药用植物,是浙江省八大名药材“浙八味”之一,也是菊花茶中最好的一个品种。经现代医药理证明:其具有止痢、消炎、明目、降压、降脂、强身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湿热黄疸、胃痛食少、水肿尿少等症。以菊汤沐浴,有去痒爽身、护肤美容的功能。亦名小汤黄、小白菊,为桐乡地区的特产。它与安徽的滁菊、亳菊,河南的怀菊,都是国内驰名的茶用菊。杭菊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杭白贡菊”一向与“龙井名茶”并提。古时曾作贡品。
它由多年生草本植物的鲜白菊蒸煮晾干而成,经沸水冲泡后,水呈浅绿色,清香四溢。杭菊含有菊甘、氨基酸及微量维生素等成分,具有清风散热、明目解毒等功效,同时也是解暑降温、清肝明目、提神、利尿的作用。杭白菊的品种有湖菊、小洋菊、大洋菊、小白菊、小湖黄等。杭白菊的原产地在桐乡,那里种植历史源远流长,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品质好。昔日桐乡茶商为利用杭州的知名度,将桐产小白菊冠以“杭州”之名,延用至今。
杭菊是宿根性草本植物,通常用打擂法繁殖。秋季采搞。杭菊除茶用外,亦供药用。据清《本草从新》记载:“甘菊花……家园杭产者良,有黄、白两种,单瓣味甘者入药、点茶、酿酒、作枕俱佳。”
按浙江传统习惯,“黄菊入药,白菊入茶”,黄菊列为浙江八大药材之一。据医学分析,杭菊含有菊城、瞟吟、氨基酸以及微量维生素等成分。性微寒,味甘苦。有散风清热、清肝明目和解毒消炎作用,能治高血压、偏头痛、急性结膜炎等症。如用杭白菊泡茶作饮料,微甘而香,更是佳品。
分类等级
特级:花型完整,花瓣厚实,花朵大小均匀;无霜打花、霉花、生花(蒸制时间不到,造成不熟晒后边黑的花)、汤花(蒸制时锅中水过多,造成水烫花,晒后成褐色的花);入水泡开后花瓣玉白,花蕊深黄色泽均匀;汤色澄清,浅黄鲜亮清香,甘醇微苦。一级:花型基本完整,花瓣较厚实,花朵大小略欠均匀;霜打花、生花、汤花在5%以内;入水泡开后花瓣白,花蕊呈黄色;汤色澄清,浅黄清香,甘微苦。
二级:花朵大小略欠均匀;霜打花、生花、汤花在7%以内;入水泡开后花瓣灰白,花蕊浅黄;汤色澄清、浅黄较清香,甘微苦。
药膳食疗
1、枸杞菊花茶:(1)功效:益肝滋肾、熄火明目。用于肝肾不足,风阳上扰的下虚上实证症见头晕、目眩、干涩、视物模糊、口干不欲饮、白内障等患者。
(2)原材料:白菊花10g,枸杞子15g。
(3)做法:将上述2味放入保温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焖10-15分钟即可。
(4)用法:代茶频饮。
2、菊花粥:
(1)功效:菊花提取物能抑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而有抗炎的作用。枇杷叶中的苦杏仁苷具有镇咳作用,皂苷有祛热作用。此外,还有抑制流感病毒的作用。全方疏风清热,宣肺止咳。适用于风温初起,症见微热、咳嗽、口微渴、脉浮数者。
(2)原材料:菊花10g,大米100g,白糖适量。
(3)做法:将菊花先煎、去渣,取上清液。加入大米。用文火煮成稀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即可。
(4)用法:温服,每日1-2次,脾虚便溏者忌服。
3、调元杞菊酒:
(1)功效:方剂中的巴戟天味辛、甘,微温,归肾、肝经。能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该药酒可补元气、温肝阳、益精血适用于肝阳不足、元气亏虚所致的形寒怕冷、四肢不温等。
(2)原材料:菊花50g,枸杞子50g,巴戟天30g,肉苁蓉30g,白酒1000ml。
(3)做法:将上药捣为粗末置于干净瓶中,注入白酒,加盖密封,放置阴凉干燥处。经10日后即可饮用。
(4)用法:每日早、晚各温饮10-15ml。
温馨提示
本文信息摘取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或科普中国的内容,为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贡献一份力。中药及滋补品行业水深似海,市场上很多友商为了利益,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各种农药超标残存、重金属超标、非法添加、熏化学剂、染色、涂胶、泡化学品等等问题,屡见不鲜,危害国人的健康;为了杜绝行业黑幕产品,购买中药及滋补品时,请认证:深山仁心®品牌的产品,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严抓源头;拒绝添加;恪守品质;平价实惠;不忘初心,筑建全民健康,打造高质量健康生活,共创健康中国。